电捕焦油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高压电场电离与静电吸附效应。其核心流程可概括为:通过高压直流电
场使气体电离,焦油雾滴带电后在电场力作用下被吸附到沉淀极,从而实现气态污染物的分离净化。
电场建立与气体电离
在电晕极(阴极)与沉淀极(阳极)间施加35-65kV的高压直流电,形成非均匀强电场(电
场强度公式:,其中为电压,为电极间距)。
电晕极附近发生电晕放电,释放大量自由电子并与气体分子碰撞,产生正负离子(主要为负
离子),形成电离区。
焦油雾滴荷电
含焦油的气体通过电场时,雾滴与电子/负离子结合,90%以上带负电荷。
静电吸附与沉积
带电焦油颗粒受电场力驱动向沉淀极移动,中和电荷后吸附于极板表面,聚集成液滴后依靠
重力落入收集装置(捕集效率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)。
净化气体排出与极板清理
净化后的气体从出口排出,而沉淀极上的焦油需定期通过机械振动、蒸汽吹洗或水冲洗等
方式清除。
:采用同心圆式、管式或蜂窝式设计(蜂窝式空间利用率达95%以上,保障捕集效率。
:工业中多采用阴电晕,因其能产生高电流且闪络电压稳定。
:气体需先经过降温(控制温度至200-300℃)、除尘等预处理,以避免设备腐蚀和电场击穿。
在焦化厂等场景中,焦油含量可从入口10g/Nm³降至出口20mg/Nm³以下,苯并芘去除率超70%。
对比传统机械除油设备,电捕焦油器阻力损失降低60%-80%,处理效率提升至99%以上。
电晕放电、蜂窝式电捕焦油器、焦化厂烟气处理等延伸概念可进一步了解其技术细节与应用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