焊烟除尘风速设计是确保焊接作业人员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。焊烟中含有金属氧
化物、氟化物、氮氧化物等有害成分,长期吸入会导致尘肺病、呼吸道疾病等问
题。因此,合理设计焊烟除尘系统的风速至关重要。
控制风速:局部排风系统的核心参数是控制风速,它直接决定烟尘能否被有效
吸入排风罩。对于侧吸式排风罩,当焊接点距离罩口200mm时,控制风速应
达到0.8-1.2m/s;对于顶吸式排风罩,控制风速可适当降低至0.5-0.8m/s1。
不同焊接工艺的风速要求:气体保护焊(MIG/MAG)因使用保护气体,焊烟
扩散范围较小,控制风速可设定在0.7m/s;手工电弧焊产生的烟尘扩散半径
较大,需将控制风速提高至1.0m/s以上;埋弧焊因焊剂覆盖熔池,烟尘产生量
减少30%-40%,控制风速可下调至0.6m/s。
通风管道系统设计:焊接车间排风系统主干管风速宜控制在8-12m/s,支管风
速6-8m/s。采用玻璃钢材质风管时,内壁粗糙度系数较低,可减少沿程阻力损
失。对于长度超过15m的支管,应每隔5m设置整流格栅,确保风速波动不超
过设计值的±10%。
气体保护焊(MIG/MAG):使用保护气体,焊烟扩散范围较小,控制风速设
定在0.7m/s。
手工电弧焊:产生的烟尘扩散半径较大,控制风速需提高至1.0m/s以上1。
埋弧焊:因焊剂覆盖熔池,烟尘产生量减少30%-40%,控制风速可下调至
0.6m/s。
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风速的稳定性。主干管风速宜控制在8-12m/s,支
管风速6-8m/s。采用玻璃钢材质风管时,内壁粗糙度系数较低,可减少沿程阻力
损失。对于长度超过15m的支管,应每隔5m设置整流格栅,确保风速波动不超
过设计值的±10%。